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早期宣教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新約教會的發展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1.保羅與彼得在羅馬之腳蹤 五旬節以後,眾教會建立,福音迅速的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一地,擴展至羅馬全境。因著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 向四處擴散,先是達到敘利亞的安提阿,藉著擴展至敘利亞、基利家、加拉太、亞西亞、馬其頓、亞該亞等省分,至終到了義大利的羅馬。行傳十八章記載,亞居拉...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在護教學上所下的工夫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 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並富創意的思...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使徒行傳告訴我們,因著他們大膽的宣講,...

海外宣教運動

1. 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

英 國福音派大復興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帶進了十九世紀蓬勃的海外宣教運動。其實早在十八世紀初,德國敬虔運動的中心─哈勒大學、摩爾維亞教會、以及貴格會等團 體,已陸續差遣教士前往歐、美、亞、非等地,並設立了幾個相關的宣教組織。然而,真正普遍的海外宣教運動,要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才真正開始。隨著航 海運動的盛行,以及英國海權上的勝利,循道運動為英國所帶來的屬靈復興,至終成了福音化萬民的偉大託付要將國度的福音,傳遍整個居人之地。

1768 年開始,英政府委任庫克船長(James Cook)航行太平洋,發現了許多新的地區。他回來後,將航行的經歷寫成了一本《庫克船長的最後旅程》。這本書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其中一位就是後來的 「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William Carey)。克里威廉於1761年生於英國,原是一名鞋匠,靠著自習而學會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法文,受到美國大佈道家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及其所編寫的《大衛布萊納生平》(The life of David Brainerd)一書的影響,對海外宣教一事有極大的負擔。1792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宣教義務暨實務諮議》(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專文,實際的針對海外佈道的責任、歷史、現況與前景提出詳盡的討論。同年十月,十四位信徒在克里和《摩爾維亞差會期刊》的鼓勵之下,成 立了一個差傳團體,並於隔年舉家遷往印度。克里威廉初到印度時環境極為艱難,他的妻子無法忍受導致精神失常,然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克里卻排除萬難,將 聖經譯成了二十幾種不同的印度方言和小冊。克里於1834年逝於印度,他在印度四十年裏,始終沒有回英國一次,然而他所傳回英國的報告,卻刺激許多差會的 成立,使海外宣教的運動普遍展開。

2. 差傳團體與聖經公會的成立

在克里威廉的激勵下,倫敦差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於1795年成立。隔年,他們差遣了廿九位宣教士前往大溪地傳道。1807年,第一位來華的更正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以及1840年到南非傳道的李文斯頓醫生,均是在倫敦差會的派遣下外出傳道的。倫敦差會初成立時,是一個跨宗派的聯合差會,後來卻漸漸演變成為公理會的附屬組織。英國聖公會也於1799年成立了自己的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也就是後來的安立甘會,當年和受恩教士(M. E. Barber)就是在此差會的派遣下來到中國。此外,循道會於1818年也組織了循道差會(Mrthodist Missionart Society),擴大活動範圍,也就是後來的美以美會。類似的差傳組織相繼在美、德、法、荷等地出現,幾乎各宗派都有其獨立的差會,以專注發展某一地區的福音工作。

這 些差傳組織中最大的一個國際差會,是戴德生(J. Hudson Taylor)所創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戴德生於1832年生於英國約克郡,1853年在中國福音會(China Evangelication Society)的差派下來到中國,後獨立成為自由傳道人。當時大多的傳教士都在沿海一帶作工,戴德生看見了內地的廣大需要,遂於1865年成立了中國內 地會。戴德生的幾個傳教原則,如:不對外尋求經濟支援,以信心仰望神的祝福;在衣著習慣上入境隨俗;以及直接將總部設在中國等,都成了宣教工作的新典範。 1885年,七位劍橋的畢業生加入內地會來到中國,他們的奉獻,大大激勵了其他的英國人,以至於短短五年之內,內地會的傳教士人數就從原有的163人,增 加到800人,佔了整個福音派傳教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除 了各式各樣的差傳組織外,聖經公會也大量興起,與傳教工作相輔相成。1802年,1804年,英國及外地聖經公會在倫敦成立,其主要的宗旨是「鼓勵經文本 聖經廣泛通行」。此組織很快的協助各地,如俄國、荷蘭、德國、挪威、瑞典、丹麥等國成立聖經公會。1816年,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也在紐約成立,派發聖經給前線的拓荒者、印地安部落、和大量湧進的歐洲移民。舉凡宣教士所到之處,立即成立聖經公會,將聖經翻譯成當地語 言。1946年,全球主要的聖經公會在英國聚集,成立了聯合聖經公會(United Bible Societies),加強翻譯、出版、以及發行聖經的工作。宣教事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使得福音所到之處教育普及、醫療提昇,亦為歐洲的基督教帶進了一股 新的活力,更多青年人受激勵奉獻自己,帶進了一地一地的復興。

和受恩教士(Margret E. Barber)

和受恩教士於1866年生於英國南部蘇福克郡的皮森浩(Peasenhall)。父親是一名車輪修理匠,家境貧寒。

1890年,和受恩廿四歲那年,在一場更正教中國宣教大會中,身在遙遠中國的戴德生發出以下的呼召:「在基督教土地上,更正教的眾教會,我們現在呼籲你們,在今後五年以內,差遣一千人來到中國,響應這些呼召。我們乃是為著三億尚未聽見福音的異教徒懇求你們,眼前廣大的事工和責任遠遠過於我們所能擔當,因此我們誠摯的發出懇求。」

在這呼召發出剛好五年後,1895年在英行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的差遣及資助下,和受恩來到了中國。她寫信給差會的負責人巴林古德:「何等可悅我們能信靠神的話,祂必遮蔽你。當我們頭一次踏上這塊土地,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體會:神給我們的是何等的尊榮!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當我真正抵達中國的時候。」不久,和受恩和另外兩名女傳教士一同被安排前往福州附近的鄉下,她就全人投入應付周遭的需要。後來因當地環境太差,她被指派遷回福州市,在陶恕女子中學教書,為時七年。因著她極富生命,獲得學生們的喜愛,引起了女校校長的妒忌,以十項不法的罪名,向差會控告她的不是。差會令和受恩回英國解釋,在冗長的審論中,她總是選擇靜默,從未表白。在她回英國的期間,遇到了《黎明》雜誌的編者潘湯,從他得著許多幫助。潘湯對於宗派的看見十分清楚,也對聖經中有關國度的預言很有研究。在潘湯的影響下,她開始過一種等候主來的生活。她在倫敦待了兩年,一面操練信心的功課,一面向主禱告,求主讓她再回到中國去。

1909年,和受恩在與索立郡教會的潘湯交通後,再次回到了中國。這次她決定不倚靠差會,單單倚靠主作她的供應。她住在福州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裏,繼續學習十字架。曾有人問她:「如何為主作工?」她回答:「就是先停下自己的工。」她像是一顆生命的種子,種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表面看來沒有任何偉大的果效,但卻影響了許多人,其中一位就是倪柝聲弟兄。

和教士於 1930年離世,留下許多深刻的詩歌,如《詩歌》282首:「如果我的道路引我去受苦,如果你是命定要我歷艱辛,就願你我從茲交通益親摯,時也刻也無間,彌久彌香甜。如果地樂消減,求你多給天;雖然心可傷痛,願靈仍讚頌;地的香甜聯結,若因你分裂,就願你我之間,聯結更香甜。這路雖然孤單,求你作我伴,用你笑容鼓舞我來盡前途;主,我靠你恩力,盼望能無己,作一潔淨器皿,流出你生命。」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的人生─偕叡理牧師(馬偕博士)

偕叡理牧師,俗稱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出生於英屬加拿大一個蘇格蘭拓荒移民家裡,十歲時就立志海外宣教。自師範學校畢業擔任教員後,輾轉在多倫多、普林斯頓及愛丁堡大學深造,直到廿六歲獲加拿大海外宣道會派令,始終不改其往赴中國宣教之初衷, 1871年成為加拿大首位海外宣教士奉派到東方宣教。

1871年抵達中國,並於年底登陸台灣打狗港。由於當時台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先行展開宣教,而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宣教士和教會,於是偕牧師毅然決定前往北部。翌年三月九日,乘「海龍號」輪船入淡水,決定以此為宣教之基地。

馬偕博士行醫在淡水

1872年馬偕抵淡水後,隨即在淡水租屋為其寓所(今馬偕街24號後方),為人派藥治病,同時亦兼禮拜和授課之用。同年六月展開正式之診療,隨即陸續有開刀、拔牙之醫療和病床之設施。馬偕博士經常利用這種草莽醫療的方式有效地服務當時台灣住民,尤甚以治療瘧疾和拔牙最為著名,由於西醫特有之療效與馬偕為人之熱忱,求診者與日俱增,遂在翌年五月另租民房為診所「滬尾醫館」,此後兩年間診治者已逾一千五百人,為人拔牙兩萬一千顆,一手執鉗、一手抱聖經成為他的標誌。

此後偕醫館聲名遠播,醫務蒸蒸日上,到1894年,每年受診者己逾一萬人 次,1901年因為馬偕博士辭世,偕醫館一度關閉,至加拿大派來華雅各醫師(Dr. G. V. Ferguson)主持後,1906年重新開業,1911年馬偕次女偕以利也回淡水開始護理工作。但隨著醫務擴展,偕醫館院舍和設備不符時代需要而淡水港沒落後也不再適於作醫療中心,遂在1912年遷往台北雙連,並紀念台灣醫療先驅改名「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博士在淡水的教育事業

馬偕在台宣教成功實歸因於他注重本地幹部之培訓,且其教育目標非僅局限於傳道人才所需之神學、教義,亦授天文、地理、醫學、應用科學等課程,以擴大學生知識領域及視野。

1880年馬偕首次返鄉前,曾親自教導十八名學生以協助教會拓展。當年他在加拿大報告台灣宣教之艱辛情形時,其鄉親均不忍聽聞,由於缺乏校舍,故他們上課常「以蒼天為頂,青草為蓆」。後來牛津鎮的《前哨評論》新聞社刊載馬偕之提議,並大力發起募款運動,獲得各方熱烈之迴響。終於在馬偕返台前的歡送會上,將所得的6215美圓交給他,以作為其建校基金。

馬偕回淡水後,即刻購地,並親自設計督建一中西合壁之紅磚書院,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因感懷故鄉人士之盛情襄贊,便以英文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1882年夏天,學校舉行落成典禮及開學式,當日來賓中之中國官方代表孫開華提督致辭,謂「如此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

牛津學堂首屆學生有十八人,不僅為台灣神學院之前身,亦為台灣泰西新教育之發祥地。 翌年,馬偕毅然開風氣之先,又於牛津學堂東側創設「淡水女學堂」,以期讓知識教育均霑男女。女學堂首屆學生共卅四名,可惜當時民智未開,學生皆為噶瑪蘭平埔族女子。然此女學堂乃全台女子教育之首學。

至此,自1872年馬偕博士抵淡水,以露天教學開始到創辦牛津學堂,已跨清、日、民國三朝。隨著台灣社會的須要和教會的前瞻性,已發展成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兩所大學和淡水地區兩所幼稚園。真如聖經所說一粒芥菜籽茁長成蔭庇眾生的大樹。

福爾摩莎的探險家

馬偕博士雖以台灣北部為其宣教區,但其足跡卻踏遍全台、除了宜蘭、花蓮和危險的高山原住民禁區外,也到達神秘北方三島,並留下豐富的紀錄。

業餘的科學家

馬偕除了在宣教、醫療和教育上的貢獻外,也致力於台灣自然與人文科學的研究,著有〈中西字典〉、〈台灣遙寄〉留傳後世。而《台灣遙寄》(Fvom Far Formosa出版),詳載其在台見開及發表他對台灣歷史、人類學、地質、動植物、生活文化的研究報告,今日仍是研究台灣必讀之巨著。

台灣女婿的親人

馬偕雖來自異邦,然閒餘於牧童學得通俗之台語,融入一般民眾之生活,後亦在淡水娶妻生子、生根落戶,甘苦與共之誠心,終於克勝了條約港地區特有的仇外情結及風俗民情之差異。其家庭生活卻最足以證明其對台灣之熱愛與認同。至於馬偕之婚姻亦如其一生,充滿了傳奇性。

馬偕夫人張聰明女士,五股人,小馬偕15歲。此姻緣乃北台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和其門生,居中經媒妁之言撮合而成。夫婦恩愛23年。張氏非但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她不僅是馬偕的賢內助,也是他婦女工作上的大幫手。

馬偕博士之後裔與淡水教會之發展,關係之密切並不亞於馬偕本人。長子偕叡廉在淡水五十餘年,都擔任淡水教會長老,對教會宣教和籌建今日的禮堂,功不可沒。今日在三芝街上還可看到他所設立的「偕叡廉紀念教會」。次女偕以利和夫婿柯維思晚年也和在淡中任的長子柯設偕住淡水。

偕叡廉的長女偕安蓮戰後回淡水,投入幼教工作,重開今日的重光托兒所。次女明利則領導馬偕醫院護理工作。

1995年11月19日台北縣政府立馬偕博士大雕像時,約翰(三世馬偕博士)和安蓮回台揭幕,當時他們還能說流利的台語。

歸宿在摯愛的鄉土
 
1901年6月2日,台灣北部的宣教先驅馬偕博士因喉癌逝世於淡水。家人遵其遺囑安葬於外僑墓園比鄰的家族墓園中以「化為台灣的泥土」。目前馬偕墓園在淡江中學校園內,已被政府列入三級古蹟。

馬偕博士的傳奇是淡水最獨特的文化表徵。他三十年之久以淡水為其宣教、醫療與興學之基地。不僅和淡水的歷史發展不可分割,也為這小鎮帶來豐富的文化風情。他對台灣的愛與認同,更可以啟發今日的台灣住民。

蓋其一生在台設立教會六十餘所,施洗信徒達三千餘人。三十年之久跋山涉水於客、閩、平埔、高山原住民間,足跡遍及苗栗以北,東達宜蘭、花蓮。

他除了熱心提倡教育、興學堂、設義塾、教授神學醫學之外,亦對人文、自然、科學知識之傳播不遺餘力。並且著字典助人識字,創女學以提升婦女地位。亦孜孜於改善民生、倡導衛生、引進醫療技術,甚至從國外輸入蔬菜種子。他對本地文化之尊重表現在著書立論之外,同時也將西方建築與台灣傳統建築融合並蓄,建教堂、醫院和學校以為範,終其一生認同台灣留根台灣。

馬偕博士簡歷

1844年  3月21日 馬偕博士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1850年   入Woodstock 小學
1855年   於Woodstock 小學畢業, 進入多倫多師範學校.
1858年   於多倫多師範學校畢業.
1859年   擔任Maplewood 小學及Maitland 小學教員.
1866年 9月 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士(Knox)神學院.
1867年 9月 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深造
1870年 4月26日 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畢業. 是夜由美起程返加拿大.
           8月 受派於多倫多之New Market教會牧會, 同時 兼任Mount Albert 教會傳道職.
           9 月19日向加拿大長老會總會外宣道會, 提出申請, 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11月 進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 再次研究神學.
1871年 4 月14日接獲海外宣道會之信, 謂該會已准其申請, 並議決將其呈報加拿大長老會.
  6 月中旬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 議決准馬偕自願為外宣教士, 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
           9月19日 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假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10月19日馬偕辭別家人從Woodstock搭乘火車, 起程前往中國傳教.
           10月27日抵舊金山.
           11月1 日搭乘亞美利加號輪船由舊金山出海, 前往中國.
           11月27日抵日本橫濱.
           12月5日 抵香港, 巡視廣東. 汕頭及廈門.
           12月30日抵台灣在打狗(高雄)登陸.
           12月31日禮拜天在打狗向英商講道.
1872年  1月1日 由打狗起程往阿里港拜會李庥(Rev. Hugh Ritchie)牧師. 並在該地為李牧師之賓客兩個月之久.
           3月7日  馬偕由李庥牧師同, 自打狗搭乘"海龍"號帆船往台灣北部.
           3月8日  “海龍"號停靠安平港, 在台南府行醫的德馬太醫師在該地會合同行北上.
           3月9日  馬偕一行三人下午三時在滬尾(淡水) 登陸.
           3月11日 馬偕. 李牧師. 德醫師步行南, 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站—大社訪問.
           4月6日 與李牧師同工27日後, 返抵淡水.
           4月10日 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教會開設.
           6 月1 日在自寓開始診療.
           9月26日 偕同學生數名, 經台北. 錫口(松山). 汐止進入基隆.
           10月8日 率領門徒中壢, 竹塹(新竹)往新港社.
1873年 1月9日 北部教會第一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 受洗者五人.
           3月2日 五股坑會落成(北台灣第一間禮拜堂, 淡水為租屋)
           4月6日 新港社教會開設(苗栗北勢附近平埔族)
           6月22日 和尚洲(蘆洲)教會開設.
           10月20日首次訪問宜蘭平原.
1874年 3月1日 三重埔(南港附近)教會開設, (後遷至淡水返腳現在之汐止)
           3月22日 八里坌(淡水對岸)教會開設.
           7月26日 新店教會開設.
1875年 6月27日 基隆教會開設(原名為雞籠)
           8月15日 大龍峒教會開設(大稻埕教會之前身)
           9月2日 錫口(松山)教會開設.
1876年 3月14日 艋舺教會開設.
           3月21日 北投教會開設.
           6月18日 後埔仔教會開設(後遷往新莊)
           10月5日 三角湧(三峽)教會開設.
           10月8日 溪洲(中和附近至枋寮)教會開設.
1877年 9月2日 北部教會首次設立長老,計三名: 陳炮(五股坑). 陳天(水返腳). 陳願(大龍峒).
           11月26日紅毛港(新竹附近)教會開設.
1878年 3月17日 北部教會第二批長老. 共計五名: 曾玖(八里坌). 劉娛(八里坌). 張邁(八里坌).李色(和尚洲), 李大(和尚洲).
           4月14日 崙仔頂(三角埔) 教會開設. 該教會為傳道人出身最多的教會.
1878年 5月27日 馬偕博士與五股坑婦女(北部教會第一女信徒)之孫女張聰明小姐結婚.
           11月17日竹塹(新竹) 教會開設.
1879年 4月1日 金包里(金山) 教會開設.
           5月24日 馬偕傅士長女偕媽連出生於大龍峒.
           4月6日 暖暖教會開設.
1880年   據統計, 台灣北部已有教會20所, 傳道師20名,信徒300 名.
1880年 1月1日 馬偕博士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 向總會海外宣道會述職途經廈門. 香港, 新加坡, 錫蘭, 印度, 埃及, 檳榔嶼. 猶太. 義大利, 法國, 德國. 英國等地.
           6月24日 安返加拿大.
           9月4日 馬偕博士次女偕以利誕生於加拿大.
1881年  11月30日馬偕博士由加返台, 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1882年  1月22日 馬偕獨子偕叡廉(Rev.G.W. MacKay, M.A. D. D.).生於淡水.
           2月16日 中港教會開設.
           4月9日  板橋教會開設.
           8月7日  後龍教會開設.
           9月14日 牛津學堂(神學院)開學, 學生共計十八名.
1883年    往噶瑪蘭平原傳教, 設立教會十一所
據資料統計, 北部教會共有教會三十一所.
1884年 1月19 日淡水女學堂落成.
           3月3日  女學堂開學共有女學生三十四名.
           10月1日 法國艦隊在淡水港口出現.
           10月2日 法艦向岸開砲, 牛津學堂及女學堂落彈兩枚, 損失輕微. .
           10月20日法艦封鎖沿海各港口, 教會遭暴迫害, 教堂被七座, 信徒數十名遇難殉道.
1885年 4月15日 法艦隊解除封鎖台灣各港口命令.
           5月17日 嚴清華, 陳榮輝受封立為牧師. 同時設立長老四名: 劉牛(八里坌), 柯榮(大龍峒). 劉寬(新店), 李恭(崙仔頂).
           9月28日 劉銘傳將軍以墨西哥銀(佛銀)一萬兩, 賠償北部教會損失(被暴徒拆教堂).
           11月1日 桃仔園(桃園)教會設立.
1886年 3月9日 設教十四週年紀念禮拜在淡水舉行, 信徒1273人參加, 同日新竹附近月眉教會開設.
馬偕博士與嚴清華牧師視察宜蘭旁面之教會, 為1123名信徒施洗, 並增設平埔族教會九所.
1887年 4月5日 蘇澳(平埔)教會開設, 噶瑪蘭平原之教堂有34所.
1888年   據資料統計, 北部教會共有教會五十所.
1890年   馬偕由宜蘭方面搭小船,前往蓬萊(花蓮)平原, 並在蓬萊之加禮宛社傳教一星期. .
1891年 2月14日 南坎教會設立.
           5月 再訪後山花蓮.
           7月3日 馬偕博士所著之"中西字典” 在上海印行. (該字典由嚴彰協助編輯完成, 由嚴彰及蔡生攜往上海付印).
1892年 5月13日 三訪花蓮
           10月22日加拿大母會吳威廉夫婦(Rev. William Gauld, B. A.)來台, 協助馬偕博士傳教工作. 教會共有五十六所.
1893年 9月18日 馬偕博士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搭乘"印度皇后"號輪船, 二度返國向加拿大母會述職.
1894年 6月4日 日軍登陸監察, 乙末戰爭爆發.
           6月13日 馬偕在加拿大獲選為總會議長.
1895年   甲午戰爭爆發.
           11月 “From Far Formosa"一書由J. A. MacDonald牧師編著完成, 脫稿付印, 次年在倫敦, 愛丁堡, 紐約, 芝加哥, 多倫多等地出版.
           11底 馬偕博士全家及門徒柯維思返台. 馬偕此去三年, 北部教會廿所為日軍佔用, 信徒七百三十五名下落不明.
           12月4日 日軍慰問使細川瀏牧師與馬偕博士在艋舺教會會晤, 共同舉行台,日人聯合禮拜.
1896年 11月23日晉見乃木總督.
           12月7日 乃木總督到淡水拜訪馬偕博士.
1898年 6月22日 與河合龜輔牧師晉見兒玉總督.
1899年 3月9日 馬偕長女嫁與陳清義牧師,次女嫁與柯維思, 姐妹兩人同日同結婚.由吳威廉牧師證婚. 秋末宣教師吳威廉牧師攜眷屬, 首次例假歸國.
1900年 5月 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平原諸教會, 回淡水不久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
           11月 前往香港治療.
1901年 1月 自香港返台,病況日益嚴重.
           6月2日 馬偕博士經過長久疾病的糾纏, 於下午四時病逝淡水寓所, 享年五十有八.
           6月4日 馬偕遺體葬於淡水馬偕墓地, 門徒為紀念特立墓碑一座.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劍橋七傑(震憾時代的七位宣教士)


本文摘自http://www.bluebrain.co.uk/kif/NWO/witnesses/w183.html)
  “我已撇下凡百事物,背起十架跟耶穌,世上福樂名利富貴,本已對我如糞土,….”這首歌是趙君影牧師的心聲,也是劍橋七傑的心聲。

他們都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有的是全國著名的運動能手,有的是貴族,有的晉身為軍官,但至終他們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今生的名利,美好的前途,而踏上一條艱辛的路──往遙遠的中國開荒佈道。

縱然有人懷疑,有人諷剌:究竟他們怎樣和艱難的中文奮鬥,究竟在一個與基督教文化斷絕的國家,每天接觸著無知,迷信,拜偶像的人群,他們的虔誠能持續多久?但至終他們沒有一個人退後。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日,他們從倫敦遠赴中國的行動,大大震憾了那個時代,直至百多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影響仍不稍減退。

板球手施達德

查理 . 施達德(C.T.Studd)出生於貴胄之家。他是劍橋的板球校隊,甚至是板球隊的隊長。無論是打球、投球,在當時他都是首屈一指。投球方面,他更打破全國的記錄。

然 而就是在他板球如日方中的時候,他放下了板球,決心前赴中國傳揚主名。他的決定引起了大學的騷動,但他感悟到:“救贖意即‘買回來’,所以如果我屬於他, 而我還占著不屬於我的東西,那我就是賊,否則我就該放棄一切而完全歸神。當我一想到耶穌基督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為他放棄一切,又有什麼難呢?”

其實,施達德從未考慮過往海外宣教,他覺得英國已經夠大了,但當他清楚確實神要他往中國時,他卻毫不猶豫,將板球的專誠全放到基督身上。

抵達中國後,他先後在太原府、上海、平陽、隆安府等地作傳道工作,並於一八八八年在天津跟另一位宣教士普絲麗 . 施德活小姐結婚,婚後四個小孩子也相繼在中國誕生。由於健康惡劣,施達德不得不在一八九四年舉家遷回英國,後來聖靈又催迫他往印度傳福音。至一九零八年,他正計畫重回印度,神卻奇妙的將非洲的需要放在他心上。

雖然施達德不是終生留在中國的工廠,但他卻一生未離開過宣教的事奉。他開拓了非洲工廠,且成立了環球福音差會,協助更多工人往非洲禾場收割。

司米德軟弱變為剛強

司米德(Stanley Smith)一直在中國北方工作,他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講道。死前一天晚上,他還講道,一九三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在蘇州逝世。

有誰料到這樣一位愛主,愛中國的宣教士,曾經是生活放蕩,靈性浮沉不定的軟弱基督徒?
他 父親是著名外科醫生。司米德雖然十三歲已接受救主,但他一直陷於靈性的低潮。在劍橋念書的日子,他仍喜愛玩樂。雖然他熱愛草地網球,游泳,騎單車,還是划 艇手,但他仍感到生活無聊,不滿足和沒意思。他自認是個失敗的基督徒。直至他明白要將自己全交給主,他生命才有轉變,司米德很快就投入直接的事奉,一連串 的露天聚會、下午茶點、醫院探訪、訪問貧民。他還得著新的負擔,就是到國外宣教。但不久他又再度軟弱,靈性總是暴漲暴落,忽上忽下。他肯定不會流失,但他 完全沒有屬靈的能力。即使當牧師,也只是一個平庸的牧師。

在一次和弟兄的交通中,他發現他受自我意志的攔阻很大,他只喜愛基督徒的活動,但最後的方面,他仍想自己決定。於是當晚他在日記上寫上:“我必須把自己完全獻上。”
他本來可以留在劍橋或往鋁瑞得理學院接受聖職人員的訓練,但最後他確定了中國是他一生的事奉,他也就義無反顧地走上了!

西瑟.亞瑟端納兩兄弟

西瑟端納(Cecil Polhill-Turner)排行第二,亞瑟 . 端納(Arthur Polhill-Turner)排行第三,他們也是富家子弟。父親是上校。按照當時的傳統,二子要當騎兵,三子則作家庭牧師。
亞瑟 . 端納雖然知道自己將來會當牧師,但他的生活絲毫不檢點,他愛賭馬,打牌,跳舞。直至在慕迪佈道會中,他才真正決志。從此,他徹底與馬、牌、舞斷絕。他是校際運動的代表選手。他仍努力學習和運動,但他目的是藉此見證基督。在七傑中,亞瑟 . 端納是第一個蒙召往中國的。他一直在四川傳福音,庚子拳變與辛亥革命期間,他都在中國。

二 哥西瑟是騎兵軍官,又得過足球獎章,但他清楚神並非要他穩步地爬上陸軍元帥的高位,而是要他前赴中國宣教。他的擺上並非受弟弟亞瑟影響,原來自從他獨自參 加“中國宣教士聚會”後,他就決定去中國傳福音。曾有一位長老極力勸他留下,原因是騎兵隊很快就有機會遣往印度,在那裏也可以作很多宣教工作。而他叔父白 亨利伯爵也攔阻他,但西瑟毅然放下了升遷的機會,卻遠征中國山西,後來甚至深入西藏禁地。

炮兵少尉何斯德

劍 橋七傑中,只一個軍官是炮兵少尉狄克遜 . 何斯德(P.E.Hoste),他受戴德生的影響很深。當他正考慮宣教工場的時候,戴德生寫的小冊子深深地感動了他:“中國三億八千五百萬人民(這是當時 的人口數目,現時是十億)在死蔭幽谷中,沒有機會接觸福音,回頭想想我們元帥的命令,‘往普天下去,把福音傳給萬民。’….面對成群走向滅亡的人,還 能袖手旁觀嗎?”中國也開始成了他的負擔。

起先,當少將的父親對他往海外宣教加以很大的攔阻,但後來父親竟寫信告訴他,不再阻撓他,這令他更清楚神的呼召。

戴德生曾向他強調遠赴中國的危險和孤獨,但何斯德毫不畏懼。想不到他後來還接續戴德生,作中國內地會的負責人。抗戰時,他曾被日人拘禁。他在中國住了六十多年,直至逝世前一年才離開中國,返回倫敦。

牧師成為宣教士──凱巴

威廉凱巴(W. W. Cassels)在劍橋畢業不久,就成了英國國教副牧師,他在貧民中工作,然而神讓他看見他的工廠並非英國,而是遙遠的海外。自從他感到海外宣教的呼召後漸漸地清楚神賜他的負擔是中國。

但 他要往中國的決心,很快就受到考驗。他母親竟然親自找戴德生,請求他不要接受凱巴作宣教士,原來他母親有七個兒子,而凱巴是她唯一留在英國的兒子。結果是 神自己挪開了這些障礙,最後他母親竟寫信給戴德生:“這條路已夠艱難,如果我加以阻撓,那我不就成了神好兒子的壞母親?….神己帶領他走上這條路,雖 然不合我的意,但我須跟上,願神賜福他,也賜福你們的工作。”凱巴先在上海,然後往中國西部,直至一九二五年逝世,他很少離開這裏。

寧肯宣教,不要大筆財產──章必成

章 必成不只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他更放棄了大筆財產。當他在中國宣教的時候,英倫的大哥,由於沒有兒子繼承業務,想給章必成大筆財產,但條件是要他放棄中國, 放棄宣教,回英國打理房地產業,章必成毅然拒絕了。他寧願鎮過鎮、村過村,艱辛地旅行佈道。一次他甚至在炎熱的天氣中,和戴德生走了近一千哩路。他愛中國 的熱誠,甚至感動了兒子,後來兒子長大了,也加入中國內地會,而他自己也就是死于兒子的宣教站──中國寶寧。

章必成是大家庭中的三子,父親是男爵。自少他就在基督教活動和敬虔的氣氛中成長,但他卻徒有基督徒的外表而無屬靈的實質。在慕迪佈道會真正信主後,他也曾一度軟弱。幸好,這只是短暫的情況,退後反倒叫他更邁向前,以後他更愛主哩!而神也就揀選了他完成他所托負的使命。

英國改革運動

1. 英國改教的先聲

早 在英國改革前的一百年(十四世紀),出身於牛津大學的神學家約翰威克里夫(見第七、十一篇),已對天主教提出種種的批判。威克里夫的改革運動比馬丁路德早 將近了一百年,但他的改革要點,卻與路德不謀而合。在他的論文中,威氏明確的指出:「耶穌基督的福音,才是真正的信仰」,並且「只有聖經是真理」。他認為 一切的權柄都是出於神,掌權者必須在運用權利的事上,向神負責。這等觀點不僅否定了教皇的絕對權威,也否決了神職人員的中保地位。威克里夫將聖經翻譯成英 文版,方便平民閱讀。此舉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許多人接受聖經作為信仰與行為的準則。他們接受聖經的權柄,痛斥教會墮落與拜偶像。據說當時每兩個人中,就有 一個是威克里夫派信徒。

威克里夫的改革自然引起羅馬天主教的 不滿,然而因著英國貴族的保護,威氏生前並未受到審判。然而,在威氏過世後的幾個宗教會議中,教廷不僅以異端之名,將威氏掘出焚化,且下令燒毀其著作,並 逼迫跟從他之人所組成的福音團體「羅拉德」(Lollards)。然而,羅拉德並未因此在英國消失,反而深得中下階層的喜愛。反聖品的思想深入民心,加上 當時的人文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大量湧入的路德著作,形成了英國改革的幾個主要的原因。

2. 英國改革之經過

國對羅馬教廷的厭煩,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早在1215年英國制定大憲章(Magna Carta)時,就已經保障貴族在教廷權威下的基本自由。之後在教皇遷居亞威農的時期,國會更是立法通過禁止向羅馬教廷申訴的法令,宣佈國王才是處理國內宗教案件的最高權柄。然而,十六至十七世紀,英國改革的真正導火線,還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
亨 利八世的妻子凱瑟琳(Catherine)為西班牙公主,結婚十多年,卻未能為亨利生一個兒子。亨利擔心王位無子繼承將引發英國內戰,因此要求教皇准許他 休妻另娶。然而,凱瑟琳是德皇查理五世的姑媽,教皇因著懼怕查理五世,遲遲不敢答覆。此時亨利與宮內女官波麗安(Anne Boleyn)發生熱戀,更急欲解決休妻一事。此時一位名為克藍麥(Thomas Cranmer)的劍橋大學教授向亨利建議,可就此事向各大學的神學家徵求意見。亨利一面尋求學者們的支持,一面強迫神職人員承認國王是英國教會的元首, 停止納稅給教皇,並禁止向教皇申訴。1533年,亨利迎娶波麗安,並立克藍麥為大主教,承認其婚姻。隔年,英國國會通過《最高權威法》 (Supremacy Act),宣佈英國教會國王為是上唯一元首,任何人稱英王為異端者,將屬叛國死罪。教皇革利免宣佈開除亨利的教籍,亨利則是宣佈在英國教會祈禱冊中,刪除 教皇的名字,英國與羅馬完全分離。

1535 年,亨利處決了幾個不肯承認國王權威的知名人士,一位是前劍橋大學校長,同時也是紅衣主教的斐設爾(John Fisher),另一位則是亨利昔日好友摩珥爵士。1535年,亨利委派多馬高威爾(Thomas Cromwell)出任英國教會代理人,沒收各地修道院土地、財產,「供國王按其意旨動用」,多達376處的修道院因此解散,修道主義在英國完全絕跡。儘 管亨利與羅馬天主教決裂,但在信仰上,他仍以天主教的教義與禮儀為正統,並打擊一切包括路德派在內的復原派信徒。然而,在亨利混雜的婚姻關係上,始終支持 亨利的大主教克藍麥,卻傾向復原派觀點。他們受威克里夫思想,盼望國家負起改教之責,並以推行聖經為首要。1536年,在克藍麥的協助下,亨利頒布了《十 項條文》(Ten Articles),對復原派作出最大讓步。文中以聖經,和使徒、尼西亞、亞他那修三信經,作為信仰的準則,僅保留洗禮、告解禮、晚餐禮作為必要聖禮。然 而,亨利依然堅持聖餐變質、亡者彌撒和偶像崇拜等傳統。此外,在克藍麥與高威爾的准許下,各教堂需購置一本科威德勒(Miles Coverdale)翻譯(以廷德爾譯文為主幹)的英文版聖經,供民眾閱讀;並以英文教授主禱文與十誡,然而聖禮儀式仍以拉丁文為主。1539年,亨利為 了在政治上討好信奉天主教的法、西兩國,通過了《六項條文》(Six Articles Act),重新持守天主教教義,並處決一切對變質論持異議者。

亨 利於1547年逝世,由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兒子愛德華繼承王位。愛德華登基時只有九歲,由舅父西蒙爾(Edward Seymour)攝政。西蒙爾對於佃農階級十分友善,也保護宗教上的自由,使得復原派勢力漸長。國會不僅推翻了之前的《六項條文》,也廢止其對印製聖經的 禁令。在克藍麥的歡迎之下,歐洲改教家紛紛來到英國,加強復原派工作,並訓練教士。1549年,國會實施「合一條例」(Act of Uniformity),傳令各地教會使用「公禱書」,該書由克藍麥編纂,今日英國教會仍大致沿用此書。1553年,克藍麥與六名神學家,完成了《四十二 條信經》(Forty-two articles of Religon),為英國教會提供了教義規範。同年,愛德華過世,由其姊瑪麗(亨利第一任妻子凱瑟琳之女)繼位為英國女王。

瑪 麗登基後,推翻愛德華任內所有的宗教法令,企圖將英國重回天主教懷抱。在1554年的聖安德烈日中,女王率領國會閣員下跪,羅馬天主教撤除英國異教的罪 名,讓其重返大公教會。在表兄查理五世的安排下,瑪麗嫁給查理之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此事令英國人民大感不安,深恐外國勢力介入。瑪麗無視於各地的騷 動,盲目的力促英國重返天主教,處決了克藍麥等三百多名復原派領袖,也因此得了「血腥瑪麗」(Bloody Mary)一名。在五年的努力後,瑪麗於1558年患病身亡,由其妹(亨利第二任妻子波麗安之女)伊莉莎白繼承王位。
伊 莉莎白繼位後,以兩面討好的溫和政策尋求人民的支持。1559年,國會通過了一個新版的《最高權威法》(Supremacy Act),廢棄了教皇的權威,以英王為教會的最高管理者(Supreme Governor)。瑪麗任內的主教,因拒絕承認國王權威,幾乎全遭撤換。1563年,國會將之前的《四十二條信經》重新修訂成為《三十九條信經》 (Thirty-nine Articles),成為英國國教的信仰宣言,並通過《立誓法》(The Test Act)要求官員立誓效忠女王。伊利莎白的改革引起天主教徒的暴亂,羅馬亦差遣耶穌會士秘密潛入英國,陰謀以武力推翻伊利莎白政權。西班牙王腓力二世為了 要將英國重返天主教,組成了一支「無敵艦隊」,企圖以武力征服英國。然而,這支無敵艦隊卻嚴重挫敗,全軍覆沒。從此,伊利莎白聲名大噪,英國進入了黃金的 「伊利莎白時期」,英國改教至此也大致成型。

3. 清教主義的興起與發展

隨 著英國的改教,一批提倡教會改革,「清洗」天主教遺毒的復原派人士興起,他們被通稱為清教徒。在瑪麗女王的統治期間,清教徒多流亡海外;當伊利莎白執政 後,這些人紛紛帶著強烈加爾文的思想回到了英國,盼望改革教會。然而,伊利莎白實行緩和政策,將天主教的儀文與改革宗神學相互摻雜,使得改革的呼聲日漸提 高。大部分的清教徒主張留在聖公會內,以漸進的方式改革教會;但另有一派較為激進,要求政教分離,這般人又被稱為分離主義者。力求改革的清教徒與聖公會之 間最大的爭議,乃是聖禮儀式和司祭禮服的問題。1563年,伊利莎白下令教士平日需穿著特定服裝,引起了清教徒的反對。他們認為信徒皆為祭司,不應有袍服 的分別,同時他們也反對信徒跪領聖餐,以及洗禮中的十架手勢。儘管他們在教會總會議中以一票之差落敗,但是卻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1572年代,劍橋大學 教授卡特賴特(Thomas Cartwright)更是進一步的在清教徒會議中,提出信徒平等的論點,要求放棄主教制度,由信徒自行推選長老。這無疑對聖經會的主教權威發出挑戰,卡 特賴特因此被開除教職。然而,卻因此開始了英國長老會。在此同時,另一班主張政教分離的清教徒(分離主義者),開啟了公理主義 (Congregationalism)。1581年,畢業於劍橋布朗尼(Robert Browne)在挪瑞奇(Norwich)成立了第一個自由教會,主張教會應由真基督徒組成,並由信徒自行治理。面對分離主義的擴大,伊利莎白於1577 年委派強硬派的惠吉夫(John Whitgift)任大主教一職。他與伊利莎白合作,以統一教會為由,鎮壓清教徒。1593年,國會通過法令,信徒不得私自聚集,一經查出,立即驅除出 境。流亡的清教徒在歐洲建立起重要的據點(特別是荷蘭),並且發展迅速。

伊 利沙白女王死後,蘇格蘭王詹姆斯一世即位為英國國王。清教徒聯名向新皇帝上書,盼望修改聖公會禮儀條例。詹姆斯允諾與清教徒開會討論,於是1604年,在 漢普頓宮(Hampton)召開了宗教會議。會議唯一的結論,就是翻譯一本新的聖經。這個新的譯本就是最廣為流傳的「英皇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詹姆斯不僅無心修改聖公會條例,甚至進而要求各教會要在主日講壇後宣佈體育動態。清教徒越來越無法容忍這位新的君王,於是他們紛紛開始 離開英國。1607年,一批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在約翰羅賓森(John Robinson)和史密斯(John Smyth)的帶領下,前往新大陸尋找宗教自由。他們首先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羅賓森和其跟隨者後轉往來頓(Leiden)。史密斯認為,聖公會的嬰兒 洗禮並沒有聖經根據,唯有真信徒才能受洗;因此,他在1609年成立了第一個浸信會。不久,史密斯遇見了重浸派的門諾會信徒,肯定他們是真正的教會,便願 意與他們聯合。然而,其跟從者赫爾維(Thomas Helwys)強烈反對,1611年,赫爾維帶著其他浸信會成員回到了英國,成立了英國浸信會。

1620年,101位移居荷蘭的清教徒,在伯烈佛(William Bradford)與布斯特(William Brewster)的帶領下,再度搭乘五月花號前往美洲新大陸。這些清教徒大多是勤奮的加爾文主義者,他們到了美洲之後,以民主的方式管理教會,奠定了美國的民主政體,並對其日後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